双溪大年大同学校
![]() |
1938年 培育英才之场所 |
至1942年,学生人数增至26位。适逢战时,只教导日本语。和平后,杨安平君尚掌校一段时日。1945年年尾,蔡得福(蔡忠明)与董事长梁渊聘协议复办学校,由蔡得福校长负责教导二十多位学生。学生在上课前,必须向挂在大门旁的孙中山及蒋介石肖像鞠躬行礼,方准踏入课室上课。
1955年,家居知甘峇都的陈荣光到来大同掌校。当时的校舍非常简陋,学习环境欠佳;后征得董事长之同意,在其寓所前的空地上(约0.5依格)兴建校舍。校舍建竣后,学生得以在较舒适的环境里上课。
![]() |
1955年 新校舍落成 |
1956年,吴家标出任校长一职,为期一年。在两位新聘来的周开达和周秀英老师的配合下,大同学校的学生在校外学艺比赛有了辉煌的表现,其中包括赢得了吉中华校教师公会主办的演讲比赛及歌唱比赛双料亚军。
1984年,已故黎天才接任校长一职。在董家教及社会热心华教人士的支持下,学校在1985年5月17日至19日举办“筹募教育基金点唱会”筹得RM15 222.00的活动经费。
1987年,陈克奇先生被委派到大同学校来掌校。在陈校长的英明领导下,学生人数与日俱增,从1989年的82位增至1992年的115位。陈校长除大力提升学子们的学业成绩外,也致力改善学校硬体设备。他征得董家教的同意,把课室前的空地铺上柏油,让学生有更宽大的空间来进行各类体育活动。此外,学校也征得吉中咖啡公会报效一架背负式割草机,TIGER BEER 华小教育基金也为学校筹得RM2887.25以充作学校发展基金。
1993年陈校长被调往他校,其职务由徐秀蓉 女士接管。1993年10月25日,董家教发起了“大同之夜千人宴”筹款活动,获得了华大超级市场赞助3位女歌手到来助兴,光明日报报效250份报纸供义卖之用。在大家的鼎立支持赞助下,共筹得了RM15352的款项。
![]() |
随着学校邻近地区的迅速发展,新住宅区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达致学生人数激增。1994年学生人数已增至136位,使到原有本已狭小的空间更显得拥挤不堪。为解决当务之急,名誉董事长梁森隆在1994的儿童节庆典上为增建2间课室主持动土礼。
1995年2月12日,配合甫启用的2间新课室剪彩仪式,学校特举办新春美食义卖会以筹募教育发展基金。这活动在众人的鼎立支持下,共筹得了RM 18819.50的斐然成绩。
在徐秀蓉校长的英明掌校下,学校每年的UPSR成绩不断创高峰,再加上赢得教育局推选为吉中区华小1/2年级模范课室,蜚声遐迩,导致学生人数在1996年突破200人。1997年初,学生人数增至227人,共开8班,其中一班被迫利用走廊充当临时课室。有鉴于此,家协主席柯淑华女士认为建校一事刻不容缓,就于1997年2月成立了大同学校建委会以策划另觅适当之地来建立新校舍及联络协办单位来筹募建校基金。
1997年5月29日,建委会征得南洋商报及皇帽啤酒之赞助,在该年9月28日办一十大义演,筹款目标是1百万。与此同时,建委会主席柯淑华女士也通过拿督马兴松局绅州行政议员之协助,向教育部申请迁校及向州政府申请在Taman Kempas 的一块保留地供建校用途。
从此时起,各项筹款活动风起云涌,此起彼落。先是举行全校学生捐献扑满及教师捐一日薪运动,接着则是地方上两间咖啡店的义卖,再者双溪大年“好吃街”全体小贩群起举行集体义卖,所得款项连本点滴归公,再邀得地方上最高组织的华团联合会主席陈畅进局绅莅临开箱点算,汇集他本人的乐捐,共筹得RM 11888.88.随后的庆隆花园在庆赞中元时,也义不容辞地为本校筹来RM 12888.00.
1997年9月28日,众人引颈期盼的南洋十大义演终于如期上演了。这项演出成功地为建委会邀来220位热心人士莅临剪彩并成功筹来55万令吉的款项。
1998年6月伍拯材校长上任,取代功成身退荣休的徐秀蓉校长。
1999年1月11日下午,在拿督马兴松局绅州行政议员的安排下,教育部副部长拿督冯镇安博士莅临大同学校,以了解学校办学困境及迁校计划。陪同来的还包括林丽云局绅国会议员,张日洲州议员,县及州教育局官员及马华地方上领袖。
1999年4月19日,拿督马兴松局绅州行政议员在陈宏英州议员及其它马华地方上领袖陪同下再次莅访本校,并捎来了大好消息。州政府已批准了在Tmn Kempas的一块6.84依格的土地供新校地用途。同年7月11日,本校建委会一行人前往莪仑中华小学取经。该校建委会主席,总务及理事们都就建校事宜发表及传授了宝贵的心得与经验,让建委会同人得益不少。
7月18日,建委会接获了州土地局之谕令,须在三个月内缴付月88万令吉的费用(每方尺3令吉).在拿督马兴松局绅之协助下,建委会呈函州务大臣拿督斯里沙奴西,要求州议会体谅及减低有关收费。1998年年初,建委会顾问团主席拿督马兴松局绅行政议员有因大同学校迁校事宜,风尘仆仆南下吉隆坡,连同马华公会署理会长拿督林亚礼,副会长拿督冯镇安博士及其他小组成员,拜会当时的教育部长拿督斯里那吉。在拿督马兴松局绅一直以来孜孜不倦的努力下,大同学校的迁校计划终于批准了。
1999年10月7日是大同学校校史上最深具意义的一天。这一天,尊贵的教育部副部长拿督冯镇安博士在拿督马兴松局绅行政议员,林丽云局绅国会议员,杨品泽局绅州议员,陈宏英局绅州议员及其他马华地方上领袖的陪同下,再次莅访大同学校并移交迁校准证。
在这移交迁校准证的仪式上,拿督马兴松局绅州行政议员也捎来好消息。在开明的州务大臣之协助下,州议会已通过将地税减至每方尺50仙,这意味着建委会只需付出一笔十五万令吉的款项,就可以拥有这6.84依格的土地了。
2000年3月8日是新校舍动土礼的良辰吉日。这一天可真是冠盖云集,所有马华公会的中央领袖们都齐聚在大同学校新校地上。总会长拿督斯里林良实医生,署理总会长拿督林亚礼,副总会长拿督蔡锐明医生,冯镇安博士,副教育部部长拿督韩春锦等中央领袖及吉打州马华领袖们都一起见证了这神圣的一刻。也是交通部长的拿督斯里林良实医生更是在仪式上宣布拨款80万充作建校基金。从那时起,校舍建筑工程就像快车般高速前进。
新校舍终于能赶在2001年新学年开始前落成了。间中,总会长拿督斯里林良实医生及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韩春锦都有抽身过来了解建校工程。
2001年1月4日,大同学校全体师生终于能搬进一个更堂皇更舒适的环境上课了,董家协更征得一屋业发展商赞助了一座电梯,更使大同学校的硬体设备更臻完善。有了堂皇的校舍,加上课业上及课外活动方面的卓越表现,学生人数以每年增100人的比率大幅度上升。到了2006年学生人数增至600位,学校又面对了课室不足的局面了。
2006年4月,在董事长陈汉文的带领下,第二期建委会成立了,目标是建立一幢四层楼16间课室的建筑物。
董事会,家教协会,老师及家长们再次了发挥众志成城的精神,大家积极地投入第二期建校工程里。通过植树计划,华乐演奏欣赏会,嘉年华会,义卖会等等各种募捐活动,总算把这幢四层楼建筑物给矗立起来了。
目前,学校学生人数约800位,分布在22班上课,各硬体设备可说是相当齐全,只缺一个可供举办儿童节,毕业典礼及其它较大型活动的空间。以杨清梹董事长为首的第三期建委会,正开始着手策划兴建一座礼堂;展望这耗资一百五十万的礼堂最迟能在2012年中竣工,让学生们能有一个宽敞的活动空间。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Welcome to add your comment. Thank you!
为了孩子, 为了明天!为了让学生能够在互联网的星空下,拥有纯净、美好的成长环境, 敬请各位留言时,不提供可能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损害和不良影响的信息内容。感恩。